10月19日下午,第一期小蓝鲸手拉手全球融合学习朋辈导师分享会在鼓楼校区圆满举办。会上,三位优秀全球融合学习朋辈导师——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019级的王泽霖和外国语学院2019级的王雨禾、徐雪萌向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22级“小蓝鲸”们分享他们交流学习的经历,现场解答关于参与交换项目的种种疑惑。
一、学长学姐说
王泽霖同学曾赴美国参与了为期两学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BISP项目。他切身感受到了海外名校优秀的课程规划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尤其是CS 61B课程,授课内容丰富、教育体系发达、资源丰富、课程量庞大,甚至有“上过61B就可以当SD(软件工程师)”之说。
在充实的学习生活之余,王泽霖同学更是在赴美交换的过程中体验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与种种人文自然景观。这一系列的经历都对于他人生道路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简称APRU,是由环太平洋地区各国的研究型大学组成的高校联盟。王雨禾同学所参加的APRU VSE项目,允许学生线上参加联盟校的学术课程,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交流体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一同学习。
在王雨禾同学看来,参与APRU VSE项目是一次非常不错的体验。依托于南京大学这样的高层次平台,能够体验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学习氛围更是难得的机遇。对于新生“小蓝鲸”们来说,了解APRU等等组织和其他交流项目,会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大有帮助。
徐雪萌同学参与了为期两周的牛津大学展望计划线上交流项目。该项目提供了多个跨学科课程选项,以学术讲座、小班研讨会、拓展工作坊、特邀嘉宾讲座作为主要授课方式。
徐雪萌同学谈到,交换经历在充实知识的同时,也让她体会到牛津大学学术圈的氛围,去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地领略跨学科的魅力。她在交流期间,不仅锻炼了融合交叉学习的专业技能,也沉浸式地接触到了学界、业界的领路人。
二、问答对对碰
小蓝鲸:
嗨嗨嗨!学长姐们好呀~请问参加交流交换项目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呢?
王泽霖:
从人生体验来说,去到另个另外一个国家生活一段时间,肯定会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在锻炼能力方面,跨文化跨国的交流是对社交、语言、理解、适应等各种能力的一项提升。站在功利角度,交换经历也会成为简历中突出点,突出你与众不同的地方。
小蓝鲸:
学校开设了好多好多交流项目,但是我要怎么选择呢?
徐雪萌:
可以主要从个人兴趣、意向国家、专业相关性、学术科研、个人经济情况来考量。
小蓝鲸:
那么在一个交流交换项目中如何进行课程选择?
王雨禾:
报名项目时就可以看到可选课程,大多数情况可以自由选择,将有对接人员协助选择意向课程。
小蓝鲸:
参与交流交换项目与学分和学分绩有什么关系吗?
徐雪萌:
参与交换项目对学分绩有一定的要求,但交换课程可以转换为南京大学学分。转换学分请提前了解本科生院规定哦~
小蓝鲸:
那么什么时候适合参与交换项目呀?
王泽霖:
想要参与交换项目,可尽早在大二、大三进行。具体的时间选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学校课程安排(需注意学分转换、补修专业课等),个人规划和不确定因素(疫情等)。
小蓝鲸:
请问学校对于交换项目有什么限制性规定呢?
王雨禾:
长期免学费交换项目仅可参加一次,其余不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小蓝鲸:
交换项目的语言要求是什么呢?
徐雪萌:
多为雅思6.0 托福80,少数可用四六级成绩证明或其他语种成绩。此外申请项目的时间会比项目开始的时间提早半年左右的时间,要在此之前完成相应的语言考试哟。
三、小蓝鲸们说
“通过学长学姐们的悉心讲解,我细致地了解有关课程选择、时间安排等信息以及怎么因人而异地选择项目,这对我以后很有帮助。”
“参加过此次分享会后,我清楚地了解到一些项目时间、课程等情况,有助于我进行对于未来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