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为提升我校外籍科研人员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设置与申报流程的了解,切实帮助其开展申报工作,科学技术研究院精心组织召开了2025年外籍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申报宣讲会,吸引了众多关注。我校副校长郑海荣、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鲍惠铭教授、国际化工作处副处长曹毅、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孙建及相关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本次宣讲会。我校40余名外籍科研人员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其中,会议由孙建主持。
宣讲会开始,郑海荣指出,外籍科研人员是学校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外籍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与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资助渠道,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他鼓励外籍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国际视野,在提升个人科研水平的同时,也为学校的科研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曹毅介绍了国际化工作处面向外籍科研人员的职能及工作开展情况,希望能够与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展联动,为各位外籍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强有力的职业发展支撑。
孙建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型项目展开了详细介绍。他从项目的类别、资助方向、申报条件等基础信息入手,深入介绍了申报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孙建强调,每一个项目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要求与侧重点,外籍科研人员在申报时需精准把握,确保申报材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同时,他还对申报时间节点、资助金额等细节问题进行了特别提醒,使外籍科研人员对申报流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鲍惠铭教授作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方面的成功典范,以自身的经历带来了重要的分享。鲍惠铭教授自加入南京大学后,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重大项目等多个重要资助。他分享了自己从选题的确定、研究思路的梳理,到团队组建与合作等环节的心得与经验教训,鲍惠铭教授特别强调,在国内进行项目申报,首先需要一个好的研究方向和主题思路,在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时要保持科研热情,不断进行申报尝试;同时,寻求同事的帮助与支持也非常重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与知识互补,能够为项目申报增添强大的动力,提高申报的成功率。
在问答环节,外籍科研人员积极踊跃,纷纷就自己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与困惑进行提问。孙建与鲍惠铭教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不仅给出了专业的建议,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技巧与方法。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本次宣讲会为我校外籍科研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与获取信息的优质平台,不仅增进了他们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申报积极性。未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与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相关部门的着力帮助下,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我校外籍科研人员在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代表的科研工作方面取得新进展,为学校的科研及国际化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