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1日,第六届孔子行脚偏乡教学计划在台北的台湾师范大学正式启动。来自两岸四地22所大学的近300名学生在师大礼堂庄严宣誓,将利用三周的暑假时间深入两岸的30所偏远地区学校,为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实践先贤孔子周游列国、有教无类的教育精神。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蕾老师、国际交流处孙雯老师,陪同10名孔子精神的践行学生一起,见证着这场支教活动的启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烛光100”到第六届“孔子行脚”活动启动,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张国恩表示,这个过程不容易。“在活动这么短的时间,不太可能把重要知识教给偏乡小孩子,最重要的是带给他们希望,通过团队设计的活动想办法让他们感到未来这个世界一定有他们可以发挥的空间。”(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张国恩致辞)
南京大学国际交流处孙雯老师作为老师代表发言,她回忆了参加第五届孔子行脚活动的过程,鼓励了在座的即将走出温室的大学生们,对这项“有教无类”的大型支教活动送上真挚的祝福。
国际交流处孙雯老师作为老师代表发言
来自新疆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大三学生恩凯尔·加尔肯将赴澎湖马公中学服务。“这次支教不是以上看下的一种给予,或站在高处的一种关怀,而是在整个过程中收获并分享爱和希望。”她希望可以把大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带给台湾同胞,并和台湾的同学多多交流、增进了解。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学生恩凯发言
“誓以行动捍卫学校荣誉,真诚付出,用心学习,莫忘初衷,愿以最大心力传承孔子教育精神,有教无类,牺牲奉献,无论资源贫富,都要燃起孩子对学习的渴望……”在庄严宣誓中,张国恩校长和在座的嘉宾们宣布,为期三周的偏乡教学活动正式启动。
据悉,活动第一阶段从7月11日开始,大学生们将奔赴台湾20所偏远地区中学;第二阶段于7月22日展开,台师大学生和大陆学生分别赴青海、重庆、陕西、湖北、北京、内蒙古、长春、哈尔滨等地10所偏远地区学校展开服务。
下图为南京大学分队的成员(宣杰、范莹莹、黄乔伊、姚若蝶、王昕桐、石欣、欧阳婉怡、徐爰纬、姜宇),他们将奔赴宝来、六嘉、马公等十所偏乡学校展开教学,将爱传播在两岸四地的学生心中。
文/图 新闻传播学院 姚若蝶